隐室

隐室朗读

文殊亲到见非亲,踪迹浑无碍塞人。
一丈方方遮障了,如何弹击现全身。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隐室译文及注释

诗词:《隐室》
朝代:宋代
作者:释智朋

中文译文:
文殊亲到见非亲,
踪迹浑无碍塞人。
一丈方方遮障了,
如何弹击现全身。

诗意和赏析:
《隐室》是宋代释智朋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禅宗的视角,表达了隐居禅室的心境和修行境界。

诗的开篇,“文殊亲到见非亲”,以佛教文殊菩萨的形象来描绘禅者心灵的境遇。文殊菩萨是智慧的象征,他亲自到来,却让人感受到了非亲近的感觉。这里可以理解为禅者在修行中,即使身处禅室,仍然感到一种超越世俗亲情的境界,超脱于尘世的纷扰。

接下来的两句“踪迹浑无碍塞人,一丈方方遮障了”,表达了禅室中的安静与隐秘。踪迹浑无碍塞人,意味着禅者在禅室中,没有留下任何痕迹,也没有打扰他人。禅室的隔绝与封闭,让外界的喧嚣与干扰无法侵入,营造了一个纯净宁静的环境。一丈方方遮障了,指的是禅室的布置,可能是指挡风遮雨的屏障或者禅床之类的物件,它们将禅者与外界隔开,使他们能够专心于内心的修行。

最后一句“如何弹击现全身”,是对禅修的一种探问。禅修的目的是超越个体的局限,实现身心的觉醒与解脱。这句诗意味着禅者在隐室中修行,如何能够触及到自己全身的存在,如何能够洞察自己的真实本性。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禅者在隐居禅室中的静谧与超脱。通过描绘禅室的环境和禅者的境遇,诗词传递出一种超越尘世的宁静与智慧的修行境界。这种超脱世俗的境界,对于追求心灵自由与觉醒的人来说,具有启迪和鼓舞的作用。

隐室读音参考

yǐn shì
隐室

wén shū qīn dào jiàn fēi qīn, zōng jī hún wú ài sāi rén.
文殊亲到见非亲,踪迹浑无碍塞人。
yī zhàng fāng fāng zhē zhàng le, rú hé dàn jī xiàn quán shēn.
一丈方方遮障了,如何弹击现全身。

释智朋诗文推荐

全身坐在正觉山中,要行便行要用便用。明星现处路头通,十倍慈悲成脱空。

一灯分灯灯无尽,一处明处处齐透。闹浩浩中一法不舍,静悄悄处一尘不受。灯明如来,一场漏逗。

佛身无为,不堕诸数。土块泥团,灯笼露柱。凤栖不在梧桐树。

禁足安居,一句直举。匝地普天,四月十五。

黄面老子性命,今日落在朋上座手裹。扶起放倒,不为差事。

达磨西来,卦文不识。胡卜乱卜,传至今日。佛日等是开个铺席,敢向朕兆未分已前。端平元年正月一。

未举先知,未言先领。赵州无关,玄沙有岭。万别千差一印定。

桃花烂熳红,灵云眼中血。不是断肠人,此恨向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