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朱通判

挽朱通判朗读

堆胜题诗尚可怀,异时吴楚渺何哉。
传闻屡作南州佐,政自不妨三迳开。
准拟归舟成再见,惊嗟玉树有新摧。
要知盛德亡穷处,连璧光辉看后来。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挽朱通判译文及注释

《挽朱通判》是宋代赵蕃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表达了对已故朱通判的怀念之情,同时也探讨了朝代更迭和个人命运的无常。

诗词的中文译文:
悼念朱通判,朝代更迭

堆胜题诗尚可怀,
异时吴楚渺何哉。
传闻屡作南州佐,
政自不妨三迳开。
准拟归舟成再见,
惊嗟玉树有新摧。
要知盛德亡穷处,
连璧光辉看后来。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悼念朱通判为主题,描绘了作者对朱通判的怀念之情,并通过对朝代更迭和个人命运的思考,展示了人世间无常的变化和历史的无情流转。

首句“堆胜题诗尚可怀”,表达了作者对逝去的时光和美好回忆的思念之情。诗中的“堆胜”可能指的是在胜地堆起的诗文,这里可以理解为过去的美好记忆。第二句“异时吴楚渺何哉”,通过描绘吴楚两地的辽阔和遥远来强调时光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

接下来的两句“传闻屡作南州佐,政自不妨三迳开”,表达了朱通判在南州多次任职,以及他在政务上的才能和胸怀。这里的“三迳”指的是多次担任官职,显示了朱通判在政治上的开拓精神。

接着的两句“准拟归舟成再见,惊嗟玉树有新摧”,表达了作者准备告别朱通判,希望将来再相见的愿望。其中的“玉树”象征着美好的事物,而“新摧”则暗示了美好事物的消逝,表达了对朱通判离世的惋惜之情。

最后两句“要知盛德亡穷处,连璧光辉看后来”,表达了作者对朱通判的赞誉和对历史发展的思考。诗中的“盛德”指的是朱通判的杰出才德,而“连璧光辉”则表示他的杰出成就。这里的“看后来”指的是对后世历史的期待和展望。

整首诗以对朱通判的怀念为线索,通过描绘时光的流逝、个人命运的变迁以及对历史进程的思考,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留恋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展示了作者对朱通判的敬仰和对历史的思考。

挽朱通判读音参考

wǎn zhū tōng pàn
挽朱通判

duī shèng tí shī shàng kě huái, yì shí wú chǔ miǎo hé zāi.
堆胜题诗尚可怀,异时吴楚渺何哉。
chuán wén lǚ zuò nán zhōu zuǒ, zhèng zì bù fáng sān jìng kāi.
传闻屡作南州佐,政自不妨三迳开。
zhǔn nǐ guī zhōu chéng zài jiàn, jīng jiē yù shù yǒu xīn cuī.
准拟归舟成再见,惊嗟玉树有新摧。
yào zhī shèng dé wáng qióng chù, lián bì guāng huī kàn hòu lái.
要知盛德亡穷处,连璧光辉看后来。

赵蕃诗文推荐

秋日胜春句匪夸,信春无赖觉秋佳。睡余对客霏谈屑,茶罢卷书揩眼花。寂历斜阳檐影断,萧疏黄叶雀声哗。家贫尊酒虽无旧,多谢邻翁许屡赊。

晚山能紫复能青,远岭犹分近已冥。好语忽然生眼底,遽将摹写已无形。

平岸朝阳已映光,高林宿霭尚深藏。客中亟起繇何事,要趁侵晨数刻凉。

露冷初疑是晓霜,风高已觉爱朝阳。莫云节变能如此,直念吾衰不复强。

刻木如瓶粉渍之,挂林聊当酒家旗。我当物色登临处,亦复因之为解颐。

鸥如玉洁鹭霜明,閒意相看了不惊。乃不悟予非慕者,决然飞背晚烟轻。

晓山能浅复能深,浅似朝晴深似阴。山色岂知朝暮改,行人自费短长吟。

湘神知我爱湘中,故遣舟迟匪厄穷。可笑儿曹不解事,故云常值打头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