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中丞晏尚书西园晚秋怀寄

和中丞晏尚书西园晚秋怀寄朗读

节物名园晚,风烟亦媚秋。
钿梢低露竹,珠罅老霜榴。
坞籁晴先响,窗霞暝自收。
山楹谁侍坐,正似傅岩幽。

下载这首诗
(0)
诗文主题:节物名园钿梢侍坐
相关诗文: 西 怀

和中丞晏尚书西园晚秋怀寄译文及注释

《和中丞晏尚书西园晚秋怀寄》是宋代诗人宋庠的作品,描写了一个秋日傍晚在中丞晏尚书的西园中所感受到的景色和情感。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节物名园晚,风烟亦媚秋。
钿梢低露竹,珠罅老霜榴。
坞籁晴先响,窗霞暝自收。
山楹谁侍坐,正似傅岩幽。

这首诗以描写自然景色为主线,通过对园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考。

诗意和赏析:
诗中的"节物名园晚,风烟亦媚秋"表达了作者对园中景物的赞美之情。晚秋的园中景色,秋风轻拂,烟雾飘渺,使得整个园子显得更加美丽迷人。这里使用了"节物名园"的描写方式,将园中的景物与节令联系起来,凸显了秋天的特色。

接着,诗中写道"钿梢低露竹,珠罅老霜榴",通过描绘竹子上低垂的露水和石榴上结的老霜,展示了秋天的清凉和萧瑟。这种细腻的描写,使得读者可以感受到秋天的凉爽和静谧。

诗的后半部分"坞籁晴先响,窗霞暝自收。山楹谁侍坐,正似傅岩幽"则表达了作者的思索之情。"坞籁晴先响,窗霞暝自收"描绘了远处山坞中的声音在晴朗的天空中传来,而窗户上的霞光在天色渐暗时逐渐消散。这种描写传达了一种寂静和思考的氛围。

最后两句"山楹谁侍坐,正似傅岩幽"则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的社会和自身处境的反思。"山楹"指的是山中的柱子,"傅岩幽"则指的是古代学者傅山的隐居之地。通过这样的比喻,作者暗示了自己处于官场之中,仿佛是在山中的柱子上坐着,与傅山一样的幽静和独立。这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的疲惫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以细腻的描写展示了秋天的景色和情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思考和感受。读者在欣赏这首诗时,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自然和人生的领悟,以及对自由和宁静的向往。

和中丞晏尚书西园晚秋怀寄读音参考

hé zhōng chéng yàn shàng shū xī yuán wǎn qiū huái jì
和中丞晏尚书西园晚秋怀寄

jié wù míng yuán wǎn, fēng yān yì mèi qiū.
节物名园晚,风烟亦媚秋。
diàn shāo dī lù zhú, zhū xià lǎo shuāng liú.
钿梢低露竹,珠罅老霜榴。
wù lài qíng xiān xiǎng, chuāng xiá míng zì shōu.
坞籁晴先响,窗霞暝自收。
shān yíng shuí shì zuò, zhèng shì fù yán yōu.
山楹谁侍坐,正似傅岩幽。

宋庠诗文推荐

吹律蕤宾动,乘离玉烛明。荐盘荆俗黍,颁饵汉祠羹。

静岸无风敛夕霏,田田香叶满空地。戏鱼未必能知我,我自知鱼最乐时。

关外山河阔,城边卉木腓。露浓蝉始罢,风急燕犹飞。不雨云中薄,澄沙水自微。善哉吾祖叹,能此送将归。

雨洗神嵩绀黛凝,中天鸾鹤恣飞腾。更怜晚翠知人意,并入东楼第一层。

久雨收寒潦,层飔荡薄埃。鸣蛙鼓吹歇,高雁弟兄来。食肉嗟谋短,关弓任世猜。故园三径在,新菊几丛开。

西峙东流意欲分,紫箫呼凤隔烟闻。书因屡答机无素,梦为频惊峡费云。羽帐枕寒晨未转,玉楼衣冷夜还薰。琴乌一曲何曾听,七十鸳鸯失旧群。

西北云波逗异津,两陂相合到城闉。桥横断岸才通舫,路转新洲不踏尘。倒影剩容霞底日,暖光平展鑑中春。摧颓病守时无用,堪与鸥鷼作主人。

宝典灵辰旧,皇居瑞应偏。冰纨能辟暑,丝缕解延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