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此阳先生感兴诗二十首

和此阳先生感兴诗二十首朗读

交游重金石,里巷毋泛寻。
胸中抱明镜,妍丑不相侵。
热交但以貌,冷交惟其心。
势利易苟合,道义难力任。
咏春发真趣,邀月开凡襟。
夷险只一节,难鸣风雨林。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和此阳先生感兴诗二十首译文及注释

《和此阳先生感兴诗二十首》是宋代刘黻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交游重金石,里巷毋泛寻。
胸中抱明镜,妍丑不相侵。
热交但以貌,冷交惟其心。
势利易苟合,道义难力任。
咏春发真趣,邀月开凡襟。
夷险只一节,难鸣风雨林。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与人交往的态度和原则,强调了真诚和内心的重要性。诗人认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应该超越表面的物质和外貌,而应该注重心灵的沟通和情感的交流。他指出,过于追求外在的美好和流行的人际关系是短暂和脆弱的,而真正的友谊和交往应该建立在互相理解和内心的契合上。诗人还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将春天和月亮作为象征,以展示内心的宁静和广阔。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交往的不同层面的对比,探讨了真诚友谊的价值和珍贵。诗人提出了一种理想的交往方式,即通过抱有真诚和开放的心态来与他人交流,而不是被外在因素所束缚。他将交往比喻为一面明镜,只有抱有真挚的心和思想,才能真正看到他人的内在和美好。诗人还对势利和虚伪的人际关系表示批评,认为这种关系是脆弱的,不能持久。相反,道义和真诚的友谊是宝贵的,但也需要相互努力和付出。

诗中的咏春和邀月,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喜爱和向往。春天象征着生机和希望,而月亮则象征着宁静和智慧。诗人通过这些象征意象,表达了他对内心真实感受的追求。他认为只有在真实和自然的状态下,才能真正体验到生活的美妙和深度。

最后两句“夷险只一节,难鸣风雨林”,表达了诗人对于迎接困难和挑战的勇气和决心。诗人意味深长地指出,面对险阻和困境,只有坚持自己的信念和原则,才能在风雨中展现真正的价值和力量。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语言,探讨了真诚友谊和内心追求的主题,并表达了对自然和真实的赞美。它呼吁人们在交往中保持真诚和宽容,坚守自己的道义和原则,以实现真正的人际关系和内心的满足。

和此阳先生感兴诗二十首读音参考

hé cǐ yáng xiān shēng gǎn xīng shī èr shí shǒu
和此阳先生感兴诗二十首

jiāo yóu zhòng jīn shí, lǐ xiàng wú fàn xún.
交游重金石,里巷毋泛寻。
xiōng zhōng bào míng jìng, yán chǒu bù xiāng qīn.
胸中抱明镜,妍丑不相侵。
rè jiāo dàn yǐ mào, lěng jiāo wéi qí xīn.
热交但以貌,冷交惟其心。
shì lì yì gǒu hé, dào yì nán lì rèn.
势利易苟合,道义难力任。
yǒng chūn fā zhēn qù, yāo yuè kāi fán jīn.
咏春发真趣,邀月开凡襟。
yí xiǎn zhǐ yī jié, nán míng fēng yǔ lín.
夷险只一节,难鸣风雨林。

刘黻诗文推荐

书法严贬褒,明辨邪正要。寒暑自迭禅,日星常与存。浮云岂不翳,昭晰谁其昏。笔削匪烂报,执拗开乱原。

立朝观大节,炳炳在行已。李唐号多才,屹立整颓纪。前狄后有韩,高风世仰止。孤忠翼正祚,大论闢非礼。老榦挺冬岭,明魄浸秋水。均抱扶世心,勋学岂殊轨。

坤舆载五岳,乾象垂三光。术极宰元化,俯仰无低昂。一理贯万有,形色皆停当。晋风竞清谈,幽眇夸辉煌。坐销白昼尽,狐兔睨其旁。天地亦为愁,何但颓偏方。

阴阳著太极,万化惟一中。权衡迭轩轾,枢纽相始终。人受命以生,今古穉耄同。彼昏自不觉,安用尤聩聋。

之子孤高势莫攀,分甘肥遁此林间。独先草木有生意,几历风霜无老颜。气质冷冷全太古,声名籍籍重孤山。时人却拟调羹手,到底调羹不似閒。

宇宙浩无际,主静即其纲。静非寂以槁,密运治乃良。公明闓晏灿,忠悫消强梁。山河帝居壮,日月天德光。八荒囿一和,此界均彼疆。鸱鸮息昼鸣,凤凰梧桐翔。黔黎歌...

人夸之子得春早,道眼看来春最迟。万木已悲欲瘦,一花才与水相宜。乾坤寂寞常如客,今古平章无尽诗。说著色香犹近俗,丹心祗许伯夷知。

造化洩元秘,河洛图书出。龟龙亦何心,以灵乃受役。微旨竟先天,妙用普经国。三圣受心印,执中数语毕。诂学长枝蔓,往往胶陈迹。伟哉千载下,元公指无极。